专家建议:家庭养老应建立多方“共筹模式”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日前联合发布的《2016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仅为6.0,这较2015年的6.51出现显著下滑,这也是该指数四年来首次止涨走跌,下滑至及格线。
业内专家认为,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下跌的深层次原因是受到宏观经济放缓、全球居民退休准备均不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必须强调的是,中国居民的退休预期与现实准备情况之间存在巨大鸿沟,“家庭养老难”的困境逐年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依靠社保等传统养老方式,居民还少不了配置几份可靠的养老保险。从社会养老体系来看,只有商业养老保险发力,真正成为养老三支柱之一,老有所养的理想才可能充分实现。
25岁-44岁群体退休准备指数低于平均线
截至目前,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已经连续发布了4年,从2013年到2015年,该指数基本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而2016年居民退休指数仅为6.0,刚刚够着及格线。仅有15.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退休准备十分充分,而认为退休准备不足以支撑退休生活的群体则较2015年上升了10%。
对此,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指出,居民退休责任意识变弱、退休计划完善度下降、退休储蓄充分度不足,以及对取得期望收入的信心下降等实际准备情况是导致指数下滑的主要原因。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全球整体的退休准备情况都变差,居民对经济及退休后收入的预期也逐步回归理性。”他说。
另一方面,居民的退休生活愿景和预期整体表现较为乐观,超六成居民认为自己退休后可实现“旅游”、“陪伴亲友”和“发展爱好”等愿景。居民实际养老准备不足与美好养老愿望之间的鸿沟由此凸显,尤其是25岁-44岁群体的退休准备指数不容乐观,甚至低于6.0。事实上,从退休准备来看,青壮年时期是最佳年龄段。但在中国,因为家庭中往往只有他们正处劳动年龄,同时赡养老人、抚育子女已令他们捉襟见肘,如还要考虑未来养老的问题则更显力不从心。
养老准备可多元化配置
老龄人口的增加、未来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等因素,无不在警示解决养老问题刻不容缓。陈秉正表示,未来中国家庭养老需从现在起未雨绸缪,建立养老多方“共筹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强调,针对居民养老保障,应减少对第一支柱的依赖,发展第二、第三支柱,而第三支柱应在居民养老保障中发挥重要作用。从需求来看,大众购买投资性保险很明显是为了增值保值,为养老做准备。
陈秉正表示,中国居民对政府和个人的期望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2%的居民认为政府应为居民退休负责,35%的居民认为养老需要靠自己。从雇主层面看,中国居民退休收入来源中企业占比低于发达国家,仅占24%。他认为未来居民将减少对政府的依赖,增加对企业的依赖,企业应积极探索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建立经济保障、退休理财规划建议和管理服务为一体的退休保障计划。“退休的准备期在15年到20年比较合适。”他提醒每个人一定要做多元化的退休规划、多元化的财务准备,可以在商业保险、储蓄、定向基金、房产等多方面进行配置。
个人究竟应当如何准备退休?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勇表示:“我也从自身角度去考量过为养老所做的准备。置业可以作为养老储备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再持有两份高额的养老保险作为未来现金流的保障。”他同时指出,养老还涉及健康、亲情、护理等多方面需求。中国居民目前遇到的困境是“未富先老”,而理想状态是“富足而退”,二者之间的鸿沟需要充足的准备来填补。他说,到老时如能擅长“两项健康运动”、拥有“两位挚爱亲友”、备有“两项长线投资”以及持有“两份可靠保险”,就能从容退休,优雅老去。
那么,居民对商业保险持怎样的态度?相关调研显示,在20岁-69岁居民中,60%以上自己有可能接受长期照护,其中40岁以后有意愿购买长期护理类产品的人数则更多。尤其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居民对商业养老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陈秉正指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现在慢慢已经形成了一个老年产业,大家也越来越认识到金融对养老产业的支撑作用。”他认为,这种需求可能会形成一种独特的金融业新分支,可以称之为“老年金融”。老年金融至少应在两方面谋求创新突破:第一个就是直接为老年人提供的金融产品,包括针对老年人需要的养老保险、健康保险、抵押保险等产品;第二个是要考虑金融业如何支持老年产业的发展。事实上,养老需求正孕育着市场蓝海,也正是保险公司应重点调研和开拓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