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18日,四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已经悉数披露2017年全年保费收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601318,股吧)、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合计原保险保费收入15053.02亿元,同比增长20.79%。
从目前的监管环境、市场环境看,整体利于以上市保险公司为代表的大型险企。具体而言,一是行业发展方式转变,由趸交推动转向续期拉动;二是增长动力转变,由理财型为主转向以养老、健康产品为主; 三是竞争格局转变,由大公司市场份额逐年递减转向重新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平安A、H股再创历史新高
从集团整体看,2017年,中国平安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6046.26亿元,同比增长28.87%。其中,平安产险、平安人寿、平安养老及平安健康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约为2159.84亿元、3689.34亿元、175.60亿元及21.4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1月18日,中国平安A、H股再创历史新高。以A股为例,截至当日收盘,中国平安A股报收77.61元,盘中一度突破80元;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平安A股从约35元涨至70元,涨幅超过100%。
与此同时,中国太保原保险保费收入2790.82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太平洋人寿与太平洋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约为1739.82亿元、1051亿元。
从寿险主体看,2017年,中国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5123亿元,同比增长18.97%。安信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赵湘怀预计,未来三年间中国人寿代理人激励考核体系中产能、举绩率等指标的权重将加大以及培训将进一步增强,代理人质量有望得到大幅提升,2018年实现人均产能5%左右的增长,而代理人规模增速则维持在6%左右。
新华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92.94亿元,同比下降2.9%。对此,新华保险董事长兼CEO万峰表示,经过两年转型,新华保险业务结构优化、业务价值提升、机构自主经营能力提高,已经初步建成了续期拉动增长模式,增长方式和发展动能实现了根本性置换。
不过,四家上市保险公司并非全无烦恼。同业交流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保险公司“开门红”情况并不理想,规模保费收入同比负增长15%-20%者大有人在,上市保险公司亦存在这一压力。
主战场由年金险转向健康险
寿险业新拐点正在形成。万峰坦言,2018年,宏观经济环境、金融环境、监管环境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市场竞争的主战场由年金险领域转向以健康险为代表的保障型产品,行业新拐点正在形成,加速深化转型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下称“134号文”)已经正式执行。134号文要求,保险公司不得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险或投连险;两全、年金保险,首次生存保险金给付应在保单生效满5年之后,并且每年给付或部分领取比例不得超过已交保险费的20%。
保监会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4105.54亿元,同比增长6.87%;健康险业务赔款和给付1125.41亿元,同比增长29.25%。
值得一提的是,保险业价值观正从规模向质量逐步转变。太平洋人寿董事长徐敬惠认为,行业价值观决定了行业主体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从国际经验来看,追求价值增长可以说是寿险经营的根本逻辑,资本市场也将价值评估作为衡量寿险公司投资价值的主要手段和标准,寿险公司唯有通过大力发展保障型和长期性业务,才是实现价值提升的主要路径。
徐敬惠指出,在不同的历史周期下,经济社会、资本市场、保险监管等因素都影响和塑造着行业价值观,其中保险监管对行业整体价值观的影响尤为明显。
事实上,自2017年4月以来,,保监会制定实施“1+4”系列文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近日,保监会印发《打赢保险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总体方案》,表示将用3年时间,打赢保险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与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保险经营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