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险消费者的各项权利之中,知情权居于核心地位。全面掌握与交易有关的重要信息是消费者正确决策的前提,读懂保险合同条款是最重要的一环。然而,现实中的保险合同宛如“天书”,里面许多专业术语和法律条文,即便在保险行业从业多年,能读懂、说明白的人,少之又少。
消费者在投保以后拿到保险合同的时候,面对复杂的合同条款,读起来超级繁琐,不知道哪是重点,可能会有很多人并不是仔细地研读合同,而是一直放在抽屉里。殊不知,日后出现的理赔纠纷,大多出自对保险合同条款的理解歧义上。出了意外想申请理赔,却没有得到赔付,对于消费者来说,提高自己的保险知识,加强知识储备是必要的前提,而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合同通俗化则是理应之举。
2020年,保险公司总资产23.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原保险保费收入4.5万亿元,同比增长6.1%;提供保险金额8710万亿元,同比增长34.6%;赔付支出1.4万亿元,同比增长7.9%。保险保障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与作用,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是,保险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尚有诸多短板未能解决,欺骗、诱导消费,虚假宣传等类型的投诉案件屡见不鲜,大型险企和中小险企都有涉及,难以幸免。消费者对保险产品不满意,投诉率较高的背后,往往是知情权在销售流程中未能得以充分保护。
保险合同晦涩难懂,买前看不懂,买后有争议,导致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满意率低,是行业多年的顽疾。保险合同通俗化有多难?我们从投诉纠纷上可以看出端倪。2019年,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接收涉及保险公司的保险消费投诉93719件,同比增长5.95%。其中,保险合同纠纷投诉88745件,同比增长2.61%,占投诉总量的94.69%。2020年第三季度,保险消费投诉36754件,环比增长8.96%,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保险理赔和销售两个环节。
写出让消费者可以看得懂的保险合同,难吗?目前的回答是肯定的。监管层也曾试图改变,但效果甚微。多年前,监管部门曾经提出过条款通俗化的倡议,也有保险公司率先示范,推出“白话保单”。但是,终究因为没有细致入微的工作与外部监督,只热闹了一时。从保险公司来说,虽然有所改进,但客户仍然反映保险条款不易看懂,保险合同纠纷投诉依然居高不下。结果是,我国保险市场近年间高速发展,而保险合同让买者看不懂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上周,银保监会中介部就《保险销售指引(征求意见稿)》向业内部分机构征求意见,其中,捍卫消费者知情权被置于重要位置。为防止销售误导消费者,提出了保险合同条款通俗化、商业宣传真实准确、不得营销扰民等要求。按其规定,保险公司应推进保险合同条款通俗化,制定清晰准确、通俗易懂、无误导性的产品信息文件和保险合同文件。在商业宣传上,保险销售主体通过各类媒体或媒介,向社会公众公开而广泛地开展保险产品或服务的商业宣传,应当确保宣传内容真实、准确,不得进行不实陈述或误导性描述,不得与其他非保险产品和服务混淆,不得片面或夸大宣传内容。在销售推荐告知部分,则是要保障保险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尊重保险消费者意愿,充分告知。
这一次,防止销售误导消费者,保障保险消费者的知情权,保险合同通俗化,被提上了更高的位置,也将有相应的规制进行监督。由此可见,保险产品投诉率居高不下,消费者知情权长期缺失的问题,已被监管层高度重视。不久前,银保监会已就部分公司把短期健康险当长期健康险销售、一旦赔付率超过预期就停售产品等不规范的销售行为予以规范,对于保险消费者来说,可视为是保障消费者权益,防止销售误导的好事。
保险行业的口碑与客户的满意度密切相关。从监管的角度讲,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引导保险行业规范发展,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市场公平合理的竞争秩序。但对于绝大部分处于弱势的保险消费者来说,已经造成的既有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因此,着眼未来,监管部门有必要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再进一步,对保险销售全流程进行监管,敦促保险公司写出能让消费者读得懂、看明白的合同条款,让保险消费者买前谨慎,买后放心,这对于广大保险消费者以及我国的保险市场健康发展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