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太保的年报发布,A股四大上市险企的年报均已出炉。总体来看,四大上市险企2017年度业绩整体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据统计,2017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601318,股吧)、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共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413.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相当于日赚约3.9亿元。
从上述险企的年报来看,目前严监管、重保障的市场环境无疑使得个险队伍较强、较早重视业务质量的大型上市险企优势得以凸显。这从四大上市险企披露的2月份保费收入的公告中也可窥出一二。有业内人士表示,在严监管的背景下,龙头企业将获得竞争优势,以中短存续期产品为代表的理财型险种面临规模压缩和满期给付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优势凸显的当下,A股四家上市险企也未放弃防风险。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在2017年年报中,四家上市险企共拿出净利润中的585.22亿元来补提准备金,以应对保费高增带来的风险和压力。
平安净利最多国寿涨幅最高
不同于2016年的是,2017年上市险企的净利润普遍收获同比涨幅。据记者不完全统计,A股四家上市险企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涨幅在8.9%~68.6%。
其中,中国人寿同比涨幅最高。年报显示,2017年中国人寿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22.53亿元,较2016年的191.27亿元同比增长68.6%,涨幅远远超过A股其他三家上市险企。中国人寿副总裁赵立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17年公司加大了非标投资的力度,确实对净利润增长有较大贡献,但这只是一方面,在债券、金融债方面的力度加大同样是净利润增长的助力。
而正处于转型期的新华保险同比涨幅仅为8.9%,低于其他几家大型险企。
年报显示,2017年新华保险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53.83亿元,不仅总额低于其他三家,涨幅也是垫底,而这一切也跟新华保险的转型有关。
里昂研报称,新华保险去年表现反映纯人寿业务的保险商正处于下行趋势,新业务价值去年下半年同比仅升0.3%,差过预期,销售也明显减慢。
从绝对额来看,走综合金融路线的中国平安无疑“一骑绝尘”,其2017年归母净利润高达890.88亿元,同比增长42.8%。其中,中国平安净利润中剔除了互联网业务、银行和信托、证券等资产管理业务,仅保险业务的净利润也有495.15亿元,即使只看其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净利润仍高达361.43亿元,超过“老大哥”中国人寿的322.53亿元。
尽管上述几家上市险企的净利润涨幅各不相同,但在一系列监管政策的作用下,市场普遍认为,全行业进一步向保障型产品的转型,将普遍更有利于已先一步转型以及个险渠道占主导的上市大型险企。有业内人士在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表示,在严监管的背景下,具有代理人优势的传统大型机构的优势将逐步显现,这是很多中小型保险公司无法匹敌的。
此外,市场上对于上市险企的发展也一路看好,尤其是在2月份保费出炉之后。渤海证券表示,2018年1月,行业保费和寿险公司总保费分别同比减少了19.89%和25.5%,市场已经有所预期。目前“开门红”靴子最终落地,上市险企总保费市占率整体实现较为明显的增长,渠道及产品结构较好的龙头险企优势将更加突出。